看了灼熱絲試驗箱的用戶又看了
虛擬號將在 180 秒后失效
使用微信掃碼撥號
2,、開始,、計時,、排風、照明,、加熱均在觸摸屏上實現(xiàn),;一組試驗結(jié)束后設備自動跳出保存,僅需編輯保存名稱即可,;所有保存的數(shù)據(jù)均可在歷史數(shù)據(jù)里查詢
3,、七寸彩觸摸屏
4、智能化7mm限位調(diào)整
5,、夾具適應各種形狀尺寸試樣
6,、X、Z方向自由移動,,方便客戶進行試樣定位
7,、采用一鍵式操作,試驗過程中一個按鍵完成整個試驗過程,,無需在復雜的按鈕間切換
8,、試樣小車采用全封閉結(jié)構(gòu),不會翻車
9,、配備火焰高度尺,,方便觀察火焰的高度
10、超溫保護
1.灼熱絲溫度: 500~1000℃±2℃連續(xù)可調(diào)(熱電偶**耐溫1000℃,。)
2.灼熱時間: 0-999.9s±0.1s可調(diào) (一般選擇為30s)
3.起燃時間: 0-999.9s±0.1s,自動記錄,,手動暫停
4.熄滅時間: 0-999.9s±0.1s,,自動記錄,手動暫停
5.熱 電 偶:Φ0.5mm進口鎧裝(K型)熱電偶
6.灼 熱 絲:Φ4 mm的鎳鉻絲
7.燙入深度:7mm±0.5mm
8.樣品壓力:1N±0.2N
9.試驗速度:14mm/s ,。
10.采用紅線光電停止開關,,使限位更加精準.
11.可控硅控制調(diào)溫系統(tǒng),使溫度調(diào)節(jié)更準確,。
12.時間,、溫度數(shù)字顯示,觀察記錄方便
13.試驗背景:黑背景,,背景照度≤20Lux,。
14.試驗過程:試驗程序自動控制,獨立抽風
15.燃燒試驗區(qū)容積::>0.5 立方,,長*寬*高約900mm×590mm×1050mm,, (可根據(jù)客戶要求定做不銹鋼機箱、0.75 立方或 1 立方 )
16.外型尺寸:寬1160mm×深600mm×高1310(含腳)mm
說明書份1
燃燒箱臺1
接物盤件1
松木板份1
合格證份1
砝碼(0.5N)個2
不銹鋼量規(guī)個1
排煙管根1
電源線根1
保險絲個1
GB/T5169.10-2006 GB5169.11 GB4706.1
IEC60695 UL746A IEC829 DIN695 VDE0471
控制屏幕截圖:
內(nèi)部截圖:
GB/T5169的本部分規(guī)范了用灼熱絲裝置和通用試驗程序模擬熱源(如灼熱元件或過載電阻)短期內(nèi)產(chǎn)生熱應力的效應,,即通過模擬技術(shù)進行著火危險評定,。
本部分描述的試驗程序為一個通用試驗程序,是以標準電熱絲為起燃源的小規(guī)模試驗,。
本部分是應用于成品和固體電絕緣材料或其他固體可燃材料的一個通用試驗程序,。
IEC60695-2-11、IEC60695-2-12和IEC60695-2-13分別描述了特定的試驗程序,。
本部分旨在供產(chǎn)品標委會根據(jù)IEC指南104:2010和ISO/IEC指南51:1999中規(guī)定的原則編寫標準,。
產(chǎn)品標委會的任務之一就是在編寫自己的標準時,凡適用之處都要使用本系列標準,。除非有關標準特別提及或列出,,否則本部分的要求、試驗方法或試驗條件將不適用,。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ISO4046-4:2002紙、紙板,、紙漿及相關術(shù)語詞匯第4部分:紙和紙板的等級和轉(zhuǎn)化產(chǎn)品(Paper,, board. pulps and related terms—Vocabulary—Part 4: Paper and board grades and converted products)
ISO13943:2008消防安全詞匯(Fire safety—Vocabulary)
IEC60584-1熱電偶第1部分:分度表(Thermocouples—Part 1:Reference tables)
IEC60584-2熱電偶第2部分:允差(Thermocouples—Part2:Tolerances)
IEC60695-2-11著火危險試驗第2-11部分:灼熱絲/熱絲基本試驗方法成品的灼熱絲可燃性試驗方法(GWEPT)[Fire hazard testing—Part2-11:Glowing/ hot- wire based test methods—Glowwire flammability test method for end-products(GWEPT)]
IEC60695-2-12著火危險試驗第2-12部分:灼熱絲/熱絲基本試驗方法材料的灼熱絲可燃性指數(shù)(GWFI)試驗方法[ Fire hazard testing—Part2-12:Glowing/ hot- wire based test methods—Glowwire flammability index (GWFI) test method for materials]
IEC60695-2-13著火危險試驗第2-13部分:灼熱絲/熱絲基本試驗方法材料的灼熱絲起燃溫度(GWIT)試驗方法[Fire hazard testing—Part2-13:Glowing/ hot-wire based test methods—Glowwire ignition temperature(GWIT)test method for materials]
IEC指南104:2010 安全出版物的編寫及基礎安全出版物和多專業(yè)共用安全出版物的應用導則(The preparation of safety publications and the use of basic safety publications and group safety publications)
ISO/IEC指南51:1999 安全方面 標準中涉及安全內(nèi)容的導則(Safety aspects— Guidelines for their inclusion in standards)
ISO 13943: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術(shù)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復列出了ISO 13943:2008中的一些術(shù)語和定義。
3.1
燃燒性(形容詞)combustible (adjective)
能夠起燃和燃燒的,。
[ISO 13943:2008,,定義4.43]
3.2
無通風環(huán)境 draught- free environment
試驗結(jié)果不受局部氣流顯著影響的空間環(huán)境。
注:定性示例,,如:能使蠟燭火焰保持基本穩(wěn)定的空間環(huán)境,。定量示例,如:小規(guī)模著火試驗中,,有時指定的**的空氣流速0.1m/s或0.2m/s,。
[ISO 13943:2008,定義4.70]
3.3
著火危險 fire hazard
由著火引起的不期望的潛在性物質(zhì)或條件。
[ISO 13943:2008,,定義4.112]
3.4
著火試驗 fire test
測定著火性能或?qū)⑽锲繁┞队诨馂挠绊懛秶鷥?nèi)的試驗,。
注:著火試驗的結(jié)果可用于量化試樣著火的嚴重性或測定其耐火性或著火反應。
[ISO 13943:2008,,定義4.132]
3.5
火焰(名詞)flame (noun)
在氣體介質(zhì)中,,急速、自發(fā)持續(xù),、次音速傳播的燃燒,,通常伴有發(fā)光現(xiàn)象。
[ISO 13943:2008,,定義4.133]
3.6
可燃性 flammability
在規(guī)定的條件下,,材料或產(chǎn)品伴有火焰燃燒的能力。
[ISO 13943:2008,,定義4.151]
3.7
起燃 ignition
(不推薦使用)持續(xù)的燃燒,。
<通常>燃燒的開始。
[ISO 13943:2008,,定義4.187]
3.8
試驗溫度 test temperature
灼熱絲被加熱并以穩(wěn)定狀態(tài)接觸試樣時頂端位置的溫度,。
4.1 灼熱絲
灼熱絲是用外徑為4.00mm±0.07mm(彎曲前)的鎳/鉻(>77%Ni/20±1%Cr)絲制成的,。灼熱絲環(huán)的尺寸如圖1所示,。
一個新的灼熱絲在應用于試驗之前應在至少120A的電流中退火至少10h??偟耐嘶饡r間可以是累計的,。為了避免損壞熱電偶,退火期間不應安裝熱電偶,。在退火的*后,,熱電偶微孔的深度需要確認。
注1:在處于循環(huán)電流的起初幾個小時里,,沒有經(jīng)歷過退火處理的新灼熱絲的溫度逐漸下降,,一段時間之后溫度達到平衡。
試驗裝置的設計應使灼熱絲保持在一個水平面上,,且使用過程中灼熱絲應對試樣施加0.95N±0.10N的力,。當灼熱絲或試樣在水平方向相對移動時應保持此壓力值。灼熱絲的頂端進入并穿透試樣的深度應限制在7.0mm±0.5mm內(nèi),。
試驗裝置的設計應使從試樣上落下的燃燒或灼熱顆粒能夠無阻礙地滴落在4.4中描述的鋪底層上,。
試驗裝置的兩個典型示例如圖3a)和圖3b)所示。
注2:圖3b)所示的裝置對重的或形狀不規(guī)則的試樣進行試驗時會很有用,。
4.2 試驗電路和連接
圖2所示為一個灼熱絲加熱的簡單電路,,其沒有反饋裝置或電路維持溫度。灼熱絲試驗裝置的電源應為一個穩(wěn)定的電壓源(±2%rms)。試驗電路應包含一個電流測量裝置,,指示真實有效值的**誤差在1%以內(nèi),。
由于涉及高電流,灼熱絲的所有電連接需具備承載相應電流而不影響其性能發(fā)揮或電路長時期穩(wěn)定的能力,。因為灼熱絲鑲在連接點上,,足夠的接觸面積(一般每個末端不小于60mm2)對于穩(wěn)定的無損電流及試驗本身很有必要。灼熱絲與連接點之間應用螺絲擰緊,,或采用釬焊或銅焊連接,。
注:頂端溫度加熱至960℃需要的典型電流為120A~150A。
4.3 溫度測量系統(tǒng)
灼熱絲頂端的溫度應使用帶有符合1級標準(見IEC 60584-2)的礦物絕緣金屬鎧裝細絲熱電偶測量,。熱電偶標稱直徑應為1.0mm,。熱電偶絲應適合在溫度高達960℃的條件下連續(xù)運行(例如:鎳鉻和鎳鋁合金絲(K型),見IEC60584-1),。焊接點則應位于鎧裝套內(nèi)并盡可能地靠近頂端,。鎧裝套應由金屬制成,確保能在溫度至少為1050℃的條件下連續(xù)工作,。
注:由鎳基耐熱合金制成的鎧裝套可以滿足上述要求,。
帶有熱電偶的灼熱絲在圖1及其細節(jié)圖Z中有展示。
熱電偶被安裝在灼熱絲頂端背后已鉆好的小孔里,,保持緊密貼合,,如圖1的細節(jié)圖Z。為減少試驗過程中污染的發(fā)生,,小孔直徑應是剛好能容納熱電偶插入的*小值,。應保持熱電偶頂端和鉆孔底部的熱接觸。注意確保熱電偶能夠隨著灼熱絲頂端因加熱產(chǎn)生的尺寸變化而移動,。
測量熱電偶電壓的儀器可由帶有內(nèi)置基準點的任何一種商用數(shù)字溫度計構(gòu)成。
可以使用其他的溫度測量儀器,,如有爭議,,則必須使用熱電偶方法。
4.4 規(guī)定的鋪底層
為了評定可能發(fā)生的燃燒蔓延(例如從試樣上落下的燃燒或灼熱顆粒引起的燃燒蔓延),,在試樣下邊放置一塊規(guī)定的鋪底層,。
除非另有規(guī)定,在一塊木板(平滑且*小厚度為10mm)的上表面緊裹一層包裝絹紙,,置于灼熱絲施加到試樣的作用點下方200mm±5mm處,。如圖3a)和圖3b)所示。
包裝絹紙(按ISO 4046-4:2002中4.215的規(guī)定)是一種柔軟而強韌的輕質(zhì)包裝紙,,單位面積質(zhì)量為12g/m2~30g/m2,。
4.5 試驗箱
試驗箱應在無通風環(huán)境下運行,其容積還應滿足以下條件:
——試驗期間氧氣損耗不會明顯影響試驗結(jié)果;且
——試樣可安裝在距離試驗箱各表面至少100mm處,。
注1:容積至少為0.5m3的試驗箱被認為足夠大,。
在試驗位置上,試樣受光(不算灼熱絲的)不超過201x,。該數(shù)據(jù)由照度計在試樣的位置,,面對試驗箱后部測得。
注2:使用深色背景材料可有助于試樣受光不超過201x,。
每次試驗之后,,應將含有試樣分解物的空氣安全排出箱外。
4.6 計時裝置
計時裝置應有≤0.2s的分辨率,。
5.1 灼熱絲頂部的校驗
每一系列試驗之前,需通過測量和記錄圖1中的細節(jié)圖Z所示的尺寸“A”來檢查灼熱絲頂部,。當該測量值降低到*初試驗前讀數(shù)的97.5%時,,則應更換灼熱絲。
每次試驗完成后,,如有必要,,應清除灼熱絲頂部上所有前次受試材料的殘余物,例如使用鋼絲刷清潔,,然后檢查灼熱絲頂部是否有裂紋,。如果不破壞灼熱絲就無法清潔其頂部(例如,當灼熱絲上有熔融玻璃纖維殘留物時),,則應更換灼熱絲,。
5.2 溫度測量系統(tǒng)的校驗
4.3規(guī)定的溫度測量系統(tǒng)應用下述程序進行周期性校驗:
可將一片純度至少為99.8%,面積約2mm2和厚度約0.06mm的銀箔放置在灼熱絲頂部的上表面來完成灼熱絲溫度的單點校驗,。灼熱絲的起始溫度應設定為略低于銀箔熔融點,,并使其達到穩(wěn)定。然后以低加熱速率對灼熱絲進行加熱,,以便能準確地觀察到熔融點,。當銀箔開始熔化時,溫度計應該顯示960℃±10℃,。確認程序完成后,,應立即趁熱清除灼熱絲上的所有銀殘余物,以減少其熔成合金的可能性,。如有爭議,,都應采用銀箔校驗法。
注:附錄C提供了一個通過確定加熱電流與灼熱絲溫度之間的關系來完成灼熱絲溫度測量系統(tǒng)單點校驗的指南,。為便于設定試驗溫度,,**在校驗得出每個溫度對應的電流后,,立即繪制參考曲線。每次驗證電流-溫度曲線一致性,,都宜使用該參考曲線,。當這個關系變化超過2%時,意味著裝置的部分部件發(fā)生了變化,。此時,,宜對試驗裝置進行校驗并重新校準。
試驗前,,應將木板和包裝絹紙在溫度15℃~35℃、相對濕度45%~75%的大氣環(huán)境下放置至少24h,。
7,、通用試驗程序
7.1 試樣的支撐
試樣的安裝或夾緊應使得:
a)支撐或固定裝置造成的熱損失是可忽略的(見圖4);
b)表面的平面部分是垂直的,;
c)灼熱絲的頂端施加到表面平面部分的中心處,。
每一系列試驗之前,灼熱絲的施加力應使用適當?shù)姆绞綑z驗,。另外,,還應檢查小車在整個路徑上是否均能自由移動。
7.2 灼熱絲溫度
注意事項:
為保護操作人員的安全,,試驗時應采取預防措施防止發(fā)生以下問題:
——爆炸,、燃燒或火災的風險;
——燃燒和電擊的風險,;
——煙和/或毒性產(chǎn)物的吸入,;以及
——殘余物毒性的風險。
加熱灼熱絲到指定的溫度,,該溫度由校準過的溫度測量系統(tǒng)測量,。在灼熱絲頂端接觸到試樣之前,應注意確保:
灼熱絲試驗箱/灼熱絲試驗裝置/灼熱絲試驗機/灼熱絲測試儀a)該溫度在至少60s內(nèi)的變化保持在5K以內(nèi),。
灼熱絲試驗箱/灼熱絲試驗裝置/灼熱絲試驗機/灼熱絲測試儀b)灼熱絲內(nèi)的熱電偶鉆孔無污染物,,且有合適的熱電偶與灼熱絲連接。合適的連接可通過輕輕推進熱電偶至鉆孔全部深度內(nèi)來完成,。
灼熱絲試驗箱/灼熱絲試驗裝置/灼熱絲試驗機/灼熱絲測試儀c)通過為試樣和灼熱絲之間提供至少5cm的距離或者用適當?shù)钠帘挝铮乖嚇釉诖似陂g不受熱輻射的影響,。以及
灼熱絲試驗箱/灼熱絲試驗裝置/灼熱絲試驗機/灼熱絲測試儀d)試驗完成前,,不再調(diào)整加熱電流。
灼熱絲頂端被平穩(wěn)地帶至接觸試樣并維持30s±1s,。合適的接近和撤離速度約為10mm/s~25mm/s,。然而,,在接觸時,為避免沖擊力超過1.05N,,接近的速率應在接觸時減至接近0,。在材料熔融脫離灼熱絲時,灼熱絲不應與試樣保持接觸,。施加時間到了之后,,將灼熱絲和試樣慢慢分開,避免試樣進一步受熱,,也避免受任何空氣流動而影響試驗的結(jié)果,。灼熱絲頂端進入并穿透試樣的深度應限制在7mm±0.5mm以內(nèi)。
注:按照IEC 60695-2-11,、IEC 60695-2-12和IEC60695-2-13操作試驗時,,對起燃和有焰燃燒的觀察導則參見附錄B。
說明:
1——灼熱絲試驗箱,;
2——熱電偶,;
3——螺栓。
灼熱絲材料:鎳/鉻(>77%Ni/20±1%Cr),。
直徑:4.0mm±0.07mm(彎曲前),。
尺寸A:(彎曲后)見5.1。
加工灼熱絲時,,注意避免在頂部出現(xiàn)細小裂紋,。
注:退火是適用于防止頂部出現(xiàn)細小裂紋的工序。
圖1 灼熱絲和熱電偶的位置
圖2 試驗電路
說明:
1——試樣支架(見圖4),;8——穿透度測量尺,;
2——小車;9——灼熱絲,;
3——拉緊繩,;10——試樣低落顆粒開孔底板;
4——底板,;11——灼熱絲安裝螺栓,;
5——砝碼;12——小阻力滾輪,;
6——定位器,;13——規(guī)定的鋪底層。
7——火焰高度測量尺,;
a)試驗裝置——灼熱絲靜止,,試樣移動(示例)
圖3 試驗裝置示例
說明:
1——試樣支架(見圖4);8——穿透度測量尺,;
2——高度調(diào)節(jié)螺栓,;9——灼熱絲,;
3——拉緊繩;10——限位螺栓,;
4——底板,;11——灼熱絲安裝螺栓;
5——砝碼,;12——小阻力滾輪,;
6——定位器;13——規(guī)定的鋪底層,。
7——火焰高度測量尺,;
b)試驗裝置——灼熱絲移動,試樣移動(示例)
圖3 (續(xù))
注1:本設計是為了保證熱量損失小到可以忽略,。
注2:這僅為一個示例,,所以未標注公差或尺寸。
圖4 試樣支架[示例——見圖3a)和3b)
暫無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