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FTJS06726
篇名:不同磷水平下叢枝菌根真菌對納米氧化鋅生物效應的影響
作者:景新新[1] ;蘇志忠[1] ;邢紅恩[1] ;王發(fā)園[1] ;石兆勇[1] ;劉雪琴[2]
關鍵詞:納米氧化鋅 叢枝菌根 磷 玉米 植物毒性
機構(gòu): [1]河南科技大學農(nóng)學院,洛陽471003; [2]洛陽師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洛陽471022
摘要: 納米ZnO顆粒是應用最為廣泛金屬型納米顆粒(nanoparticles,NPs)之一,對作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影響值得關注.叢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植物-真菌共生體,對各種環(huán)境脅迫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但菌根效應受土壤和植物磷含量的影響.分別設置0,、20,、50、100 mg·kg~(-1)這4個磷水平,在接種或不接種AM真菌Funneliformis mosseae,、添加或不添加納米ZnO(500 mg·kg~(-1))條件下在溫室中利用玉米進行土壤盆栽試驗.結(jié)果表明,納米ZnO沒有顯著影響玉米生長,但不利于菌根侵染和磷素吸收,并引起鋅在植物體內(nèi)的積累.納米ZnO和高磷降低玉米菌根侵染,但AM真菌在所有磷水平下均顯著促進植物生長.施磷和接菌均可使土壤p H升高,、降低納米ZnO源鋅的生物有效性,從而降低鋅向玉米地上部分的轉(zhuǎn)運和積累,體現(xiàn)出一定保護作用.接菌在多數(shù)情況下顯示出積極的菌根效應,尤其在低磷、添加納米ZnO條件下更為顯著.結(jié)果首次表明,AM真菌,、磷肥均有助于減輕納米ZnO引起的土壤污染及其所產(chǎn)生的生態(tài)和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