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2024光伏行業(yè)展望:
1)硅料有望率先出清,N型硅料壁壘高供需緊,。相比于偏制造業(yè)的硅片/電池/組件三個環(huán)節(jié),,偏化工業(yè)的多晶硅料產能利用率必須打滿導致產能清退可能率先發(fā)生。
2)N型TOPCon滲透率提升帶動輔材新技術加速推進,,龍頭成本和技術優(yōu)勢有望穿越周期,。明年N型TOPCon有望加快市占率提升節(jié)奏,因此帶來的1.6mm薄玻璃,、EPE膠膜新技術存在上量空間,。輕薄玻璃工藝難度大,企業(yè)軟實力差距預將凸顯,。
3)新技術日新月異,鈣鈦礦量產前夜,,HJT和BC電池穩(wěn)步推進,。 鈣鈦礦行業(yè)疊層工藝路線的定型和鈣鈦礦設備的國產化降本仍是兩大最值得關注的鈣鈦礦催化點。
目前,,單結鈣鈦礦普遍選用溶液涂布法,,疊層鈣鈦礦制備中氣相沉積蒸鍍法更有優(yōu)勢,濕法與干法設備國產替代同步進行中,。HJT持續(xù)降本,。BC電池或成為行業(yè)未來新選擇,技術加速滲透有望拉動激光設備采購需求,。
4)龍頭馬太效應體現,,一體化組件盈利有望見底回升。目前產業(yè)鏈價格進入成本考驗階段,,龍頭廠商產品憑借成本與技術優(yōu)勢仍具有較高競爭力,。
1,、N型時代來臨,市占率有望突破70%
2024年N型時代正式提升市占率的一年,。如果說 2023 年是 N 型量產元年,那么 2024 年在N型電池片產能逐步落地的情況下,,有望成為主流電池路線。根據 CPIA 最新統(tǒng)計,,N型電池量產轉換效率目前已實現了 24%-25%,,形成了對 Perc 電池 1.3pct 左右的效率優(yōu)勢,并將在近兩年實現超 2pct 的效率領先,。
因此,,預計以TOPCon及HJT 為主的N型電池路線將逐步提升其市場滲透率,成為未來主流的光伏電池技術路線,。
目前,,P型產業(yè)鏈利潤進入成本考驗階段,Perc產線改造及替換將成為明年各家電池廠商的主旋律,,2024年N型電池市占率有望實現超預期突破,。
2、硅料有望率先出清,,N型硅料壁壘高供需緊
2.1 如何解決/緩和光伏行業(yè)目前主要矛盾,?觀察各環(huán)節(jié)產能出清情況是重點
硅片/電池/組件由于產能柔性,投資小,,開工率靈活等特點,,產能出清難度大。而多晶硅料作為光伏產業(yè)鏈最上游環(huán)節(jié),,具備技術壁壘高,,資金密集,周期性強等特性,,是目前光伏產業(yè)鏈資金、技術壁壘最高環(huán)節(jié),。壁壘主要體現在:
1)精細化管理難度高,熟練操作工短缺,。多晶硅料的生產屬于精細化工行業(yè),,對品質要求極為苛刻。每一批次的多晶硅料的品質對各個生產單元均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熟練的生產操作工及值長班長作業(yè)水平對產能整體運行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2022年硅料產出85.7萬噸,,2023年1-10月產出114萬噸,預計2024年硅料實際產出有望達到180萬噸,,產量翻倍的情況下熟練一線員工大概率出現人員短缺問題,,考驗各生產基地的成本及品控水平。
2)小型硅料產能已無法形成成本優(yōu)勢,,行業(yè)在探索更大規(guī)模的產能基地以實現降本,。硅料具備較強的規(guī)模效應,理論上單體規(guī)模越大成本分攤越高,。因此行業(yè)目前正在經歷小型硅料產能向更大規(guī)模產能基地探索的過程,,單條產線擴大的情況下前端氫化、精餾及后端還原爐控制均要做出改變,。
3)投產后成本控制,、品質控制、安全生產難度極高,。硅料生產過程是化學反應,,最終實現提純。投產建設階段已經成為“交鑰匙”工程,,具備充足的資金便能切入,。
但是相應的投產后品質、成本和安全的控制則需要長時間的生產磨合達到,,在硅料產能“翻倍式”增長的現狀下,,安全事故可能成為影響2024年產出的重要“黑天鵝”因素,硅料廠一旦發(fā)生安全事故,,較大的啟停成本及較長的維護檢查時間將嚴重影響硅料基地的正常運行,。
綜上,相比于偏制造業(yè)的硅片/電池/組件三個環(huán)節(jié),,偏化工業(yè)的多晶硅料生產具備下列特性:1)產能利用率必須打滿(否則無法保障硅料的品質和成本具備競爭力)導致產能清退可能率先發(fā)生,;2)最高的啟停時間和成本(產能清退后復產概率低);3)相對最高的運行壁壘(新進廠商可能無法在硅料品質,、生產成本及安全運行三個維度上和一線龍頭企業(yè)靠齊)。
2.2 N型硅料的產出比例直接影響各硅料廠的生存空間
2024年大概率是N型TOPCon電池成為主流光伏電池技術路線的第一年,,假設500GW的全球光伏裝機需求,,按1:1.25的容配比,2.17g/W的硅耗及10%的產業(yè)鏈周轉庫存系數計算,,所需的硅料接近150萬噸,。假設N型電池占比達到65%,則所需N型硅料近95萬噸,,P型硅料需求則只有55萬噸,。
N型硅料產出難度大,,需同時具備致密+低雜質特性。N型和P型硅料可根據摻雜及導電類型不同,、技術指標差別,、可否直接投爐使用、表面質量不同,、外形差異等進行分類,。
➢根據技術指標差別,可以將太陽能多晶硅分為特級品,、1 級品,、2 級品、3 級品,;
➢根據是否能直接投爐使用,,可分為免洗料和非免洗料,非免洗料需要經過分揀,、打磨,、清洗等工序才可投爐使用;
➢根據表觀質量不同,,可分為致密料,、菜花料、珊瑚料等,。
如何精確定義N型硅料,,市場還沒有明確的考核指標,匯總拉晶環(huán)節(jié)的反饋,,N型硅料的三個最基本的必要條件:
1)硅料內在質量好,,純度高,金屬雜質含量低,,是由多晶硅生產大系統(tǒng)決定的,,這是第一道分水嶺;
2)是硅肉夾帶的硅粉含量低,,是由還原工藝的霧化控制水平決定的
3)目前行業(yè)更接受致密料做N型拉晶應用
目前,,N型硅料的生產技術主要掌握在龍頭棒狀硅企業(yè)手中,協(xié)鑫顆粒硅品質提升進步很大,,因此判斷未來顆粒硅也在N型硅料討論范圍內,。N型硅料的產出,也是龍頭企業(yè)重要的壁壘點,。
2.3 硅料行業(yè)品質是基礎,,成本是核心
品質直接影響產品售價,決定了下行周期中產品的競爭力。成本直接影響產能是否屬于先進產能,,決定了硅料企業(yè)在產能過剩的 2024 年能否保障其生產基地盈利,。如果硅料價格跌至其全成本線,則該硅料企業(yè)凈利潤為負,,硅料生產僅能保障其對沖折舊,、費用成本。
如果硅料價格跌至其生產成本(部分企業(yè)計算單位成本)線,,則該硅料企業(yè)毛利潤為負,,未投產產能會考慮是否無限期延后啟動產能。如果硅料價格跌至其現金成本線,,此時該硅料企業(yè)將承受非常大的損失,,將被動關停產能,甚至于被動出現產能清退現象,。
2.4 顆粒硅品質進展迅速,,2024年值得重點關注顆粒硅盈利表現
從2021年量產至今,顆粒硅從產量,、成本、品質三個重要維度均取得出色成績,。2024年硅料行業(yè)仍處于底部周期面臨成本考驗,,而顆粒硅憑借其優(yōu)秀的成本及品質控制水平,,具備實現底部周期逆勢盈利的可能性,。
1)產量:根據協(xié)鑫科技2023年11月自愿性公告,在顆粒硅量產后的2年半時間內,,顆粒硅產能由1萬噸跨越至目前的40萬噸,,并在出貨上實現了行業(yè)頭部客戶100%全覆蓋。
對于一個行業(yè)新技術來說,,2年半時間內實現穩(wěn)定量產出貨已實屬不易,從1到40的突破并完成頭部客戶覆蓋驗證了技術的市場接受度,。
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協(xié)鑫顆粒硅前五大客戶出貨量分別約為:4.2萬噸,、3.0萬噸,、1.3萬噸、1.2萬噸和0.9萬噸,,合計占公司顆粒硅對外出貨比例近82%。
2)成本:根據協(xié)鑫科技2023年半年報推介材料,樂山顆粒硅基地7月生產成本達35.68元/kg,,我們判斷7月該基地顆粒硅現金成本有望達到30元/kg以下,。
3)品質:協(xié)鑫科技顆粒硅總金屬雜質含量≤0.5ppbw的產品比例已近90%,在生產端已不存在品質障礙,,氫跳等顆粒硅應用問題也已解決,,后續(xù)需更多加強客戶應用端磨合。
3,、TOPCon推進輔材新技術加速落地
3.1 雙玻是 TOPCon 封裝大趨勢,,1.6mm 薄玻璃滲透率有望大幅提升
雙玻組件正合N型特性需求,后續(xù)有望隨N型時代到來而持續(xù)加速滲透,。相比單面組件,,雙面組件的生命周期更長,耐候性和耐腐蝕性更強,,衰減低于單面組件,;發(fā)電效率更高,正面背面均有發(fā)電能力,,背面可接受周圍環(huán)境的反射光,、散射光轉換為電能,在不同地表材質下,,雙面組件能夠提高 10%-30%的發(fā)電量,;
除發(fā)電效率更高外,雙面組件還具有生命周期長,、耐候性和耐腐蝕性更強,、衰減更慢的優(yōu)點,普通組件與雙玻組件質保期分別為 25/30 年,,發(fā)電量衰減率分別約 0.7%/0.5%,。2022 年,隨著下游應用端對于雙面發(fā)電組件發(fā)電增益認可,,雙面組件市場占比達到 40.4%,。據 CPIA 預計,2024 年雙面組件將超過單面組件成為市場主流,。
雙玻滲透下,,軟硬性要求共促1.6mm、2.0mm輕薄玻璃成為行業(yè)發(fā)展必然,。
經濟維度要求:組件輕量化驅動光伏玻璃薄型化,,1.6mm 薄玻璃需求份額提升。據 CPIA 數據,,雙玻組件在試用1.6mm 光伏玻璃,,2022 年其市場占有率約 0.5%,。
從經濟性角度看,在膠膜選用 POE 膠膜,、背板選用透明 CPC 背板下,,對比 3.2mm 單玻光伏組件封裝成本,、2.0mm+2.0mm 雙玻光伏組件封裝成本、1.6mm+1.6mm雙玻光伏組件封裝成本,,1.6mm 雙玻封裝成本下降,,較 3.2mm 單玻封裝成本、2.0mm雙玻封裝成本下降 9%/5%,。光伏組件輕量化+低成本驅動光伏玻璃薄型化,,1.6mm光伏玻璃市場份額將逐步提升,。
政策維度要求:戶用組件有重量要求,驅動 1.6mm 薄玻璃滲透率大幅提升,。光伏板一般重約 20kg/m2,。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規(guī)定,上人屋面的活荷載的設 計標準值為 2.0KN/m2(200kg/m2),,不上人屋面的活荷載的設計標準值為 0.5KN/m2 (50kg/m2),。
一般鋼結構建筑屋面均為不上人屋面,屋面活荷載設計值比較小,,南方無雪地區(qū)一般為 0.5kN/㎡,,北方地區(qū)還要考慮到雪荷載,一般為 0.7kN/㎡,,一般鋼結構建筑屋面若是加上光伏板重量,很有可能會導致承載力不足,,產生安全事故,,因此對光伏板重量要求較高。
混凝土屋頂為上人屋面,,在安裝光伏組件時,通常會使用配重塊穩(wěn)定光伏,,使其自然傾置于屋頂上而不改變房屋遠有結構,,這對屋頂的承重要求比較高,,因此對光伏板重量也有相應要求。
1.6mm 雙玻重量輕的優(yōu)勢得以體現,,在小尺寸屋頂戶用組件的選擇上 1.6mm 成為主流,。根據我們計算,1.6mm 光伏玻璃單平米重量為 4 公斤/m2,,2.0mm 為5公斤/m2,,3.2mm 為 8 公斤/m2,1.6mm 光伏玻璃重量較 3.2mm,、 2.0mm 分別下降 50%,、20%。
從經濟性及政策面兩大維度看,,薄玻璃有望成雙玻組件持續(xù)滲透發(fā)展下的必然產物,,未來有望隨雙玻組件滲透率的提高而進一步受到市場青睞。
3.2 EVA膠膜卡性能,,POE膠膜限成本,,EPE共擠膠膜應運而生
從結構上看,EPE共擠膠膜主要是由上下兩層EVA夾中間一層POE復合共擠制作而成,;從構成材料上看,,EPE共擠膠膜主要是由EVA樹脂與POE樹脂共同制成。
EPE共擠膠膜折中了EVA膠膜與POE膠膜二者的優(yōu)缺點,,提供了更多的組合性選擇,,讓組件廠商可以選擇性避免只對高成本的純POE膠膜或高水透、低體阻,、質保壓力大的純EVA膠膜進行采購,,達成更具備綜合經濟性的封裝效果。
N型時代的到來有望加快EPE共擠膠膜的滲透節(jié)奏,。N型組件產品對膠膜降本提性的要求相對P型較高,,除了要有更為良好的阻水率、體阻率等,,還要有能維持N型組件在價格上與P型組件抗衡的低成本,,進而性能與成本更具備綜合優(yōu)勢且封裝組合選擇性更多的EPE膠膜將成時代新寵兒。
以N型TOPCon組件為例,,單玻N型TOPCon組件廠商可采用正面EPE,、背面EVA或正面POE、背面EPE的組合方式來替代傳統(tǒng)N型TOPCon組件正面完全依賴POE或雙面完全采用POE的高成本封裝組合,;
雙玻N型TOPCon組件廠商則可選擇采取POE+EPE/EPE+EPE/EPE+EVA等多種更為優(yōu)化的組合方式,,進一步開拓N型TOPCon組件封裝降本提性的優(yōu)化之路,。
經SMM統(tǒng)計,2023年1-7月,,頭部膠膜公司EPE膠膜產品出貨比例均大于35%,,2023年EPE膠膜出貨市占率增長大超預期,充分彰顯N型組件廠商對EPE膠膜的青睞偏好,。
3.3 頭部輔材龍頭成本優(yōu)勢有望穿越周期
光伏輔材是產業(yè)鏈中需求彈性較高的板塊,。在2024年利率周期拐點出現刺激光伏終端經濟性上升,需求預期仍保持增長的判斷下,,輔材龍頭企業(yè)亦有望憑借成本及市占率有穿越整體光伏周期,。
➢膠膜:對膠膜賽道而言,產業(yè)的上下游供應鏈管理亦是主要壁壘,,主要包括上游粒子企業(yè)采購,、下游組件銷售兩方面。頭部膠膜企業(yè)憑借品牌優(yōu)勢和規(guī)模優(yōu)勢可根據客戶訂單進行銷售,,減少經銷商環(huán)節(jié)的折扣費用,。
因此長期來看,膠膜景氣度隨著光伏裝機,、組件排產的波動而呈現周期波動,,但龍頭企業(yè)的優(yōu)勢較為顯著,目前福斯特,、海優(yōu)新材及賽伍技術處于盈利探底階段,,開始出清落后產能,產能出清信號出現后盈利情況有望回升,。
➢玻璃:光伏玻璃在生產端與硅料具備相似之處,,生產廠商進入壁全相對較高,與下游往往具有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客戶忠誠度較高,,新進企業(yè)難以短時間內達到技術標準及拓展客戶,因此龍頭廠商優(yōu)勢較為明顯,。
目前,,光伏玻璃行業(yè)依然處于盈利探底階段,落后產能的出清雖然此前不及預期,,但產能出清更為剛性,,周期屬性相比光伏主產業(yè)鏈更強。
4光伏新技術加速驅動行業(yè)周期前行
4.1 鈣鈦礦終于進入量產準備階段,,GW級產線推動下關注國產設備機會
2013年,,鈣鈦礦電池入選《科學》雜志評選出的“十大突破”,被稱為最有前景的下一代光伏技術,。自此,,鈣鈦礦電池技術逐漸走出實驗室,,其效率提升快、制備工藝簡單,、發(fā)展?jié)摿^大的特性逐漸被產業(yè)界熟知,。
隨著技術研發(fā)不斷深入,鈣鈦礦電池的效率和穩(wěn)定性逐步突破,,使其從實驗室逐步邁向實際應用,。十年后的今天,鈣鈦礦光伏技術迎來了商業(yè)化元年,,部分廠商百兆瓦級產線或逐步落地,,或實現出貨,且GW級產線正在建設中,,最快有望于2024年落地。
11月23日至12月14日,,昆山協(xié)鑫光電連續(xù)發(fā)布三大鈣鈦礦組件進展,。根據協(xié)鑫光電11月23日發(fā)布信息,其推出的1000毫米x2000毫米鈣鈦礦單結組件光電轉化效率達到18.04%,,標志著協(xié)鑫光電成功跨過18%的轉換效率門檻,。
1)短期看,18%效率門檻的突破有望成為鈣鈦礦組件GW級量產信號,,后續(xù)量產線的布局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實現工藝確認,、尺寸擴大、設備降本,、效率突破,;
2)長期看,鈣鈦礦電池具有極限轉換效率高,、生產成本低,、制備工藝簡單、高柔性等優(yōu)勢,,未來潛力巨大,。
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作為鈣鈦礦電池技術路線之一,吸引眾多光伏企業(yè)加碼布局,。根據中國電子報報道,,晶科能源以N型TOPCon為底電池與鈣鈦礦實現高效疊層電池,轉化效率達到32.33%,;
通威于2022年建成鈣鈦礦疊層電池實驗室,,鈣鈦礦—硅疊層電池效率達到31.13%;華晟新能源預計其異質結—鈣鈦礦疊層電池中試線于2025年投入使用,,中試線電池片平均效率將達到28%-30%,。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發(fā)展仍需克服材料兼容性,、設備和工藝技術以及成本和可擴展性等方面的挑戰(zhàn):
1)在材料兼容性方面,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需要尋找合適的材料組合和界面工程來實現材料之間的良好匹配和接觸,,以減少能帶不匹配和電荷傳輸阻礙等問題,;
2)在設備和工藝方面,晶硅-鈣鈦礦疊層電池的制備過程相對復雜,,需要精確控制材料的沉積,、擴散和形貌等參數,相關設備和工藝技術的發(fā)展仍然需要進一步推進,,以提高生產效率和制造一致性,。與此同時,還需要尋找經濟有效的大規(guī)模生產方案,。
因此,,疊層工藝尚未定型,蒸鍍機設備參與的氣相沉積法有望在疊層電池中具備優(yōu)勢,。目前鈣鈦礦光伏電池中的研發(fā)中多采用溶液旋涂法,,該方法適用于小面積電池片的制備,無法滿足量產的需求,。
而采用線性蒸發(fā)源的蒸鍍機能較好滿足鈣鈦礦光伏電池的量產制備,,可以提高鈣鈦礦光伏電池大面積制備的均勻性、批次穩(wěn)定性,、連續(xù)重復生產等能力,。未來,在鈣鈦礦電池走向“量產化商業(yè)化,、大尺寸化”的趨勢下,,蒸鍍機設備參與的氣相沉積法具備非常大的市場空間和研發(fā)潛力。
4.2 HJT加快滲透促行業(yè)降銀迫切,,看好銅電鍍從0-1超預期落地
HJT電池摻有非晶硅薄膜的結構屬性導致HJT電池的電極制造需使用低溫銀漿,,而低溫銀漿主要由有機樹脂材料以及金屬銀粉制作而成,導電性低于傳統(tǒng)的高溫銀漿,,故為保證具備良好的導電效應,,HJT電池的電極印刷往往需增大單位銀漿使用量來彌補低溫銀漿導電性弱的缺陷;
其次,,低溫銀漿中所需的原材料主要由國外廠商壟斷供應,,進而低溫銀漿的單位成本遠高于傳統(tǒng)國產率較高的高溫銀漿。
綜合來看,,隨著HJT電池在未來滲透率的不斷提高,,低溫銀漿使用的邊際成本上升毋庸置疑,進而HJT電池的降銀需求也會隨之持續(xù)擴大,促使可以完全避免低溫銀漿運用的銅電鍍技術有望加快0-1的爬坡進程,,提前變現于HJT電池市場當中,。
根據CPIA統(tǒng)計及預測:銅電極市場占比有望提升至2030年的接近25%,成為異質結電池行業(yè)中的主流電極技術之一,。
投影式掩膜光刻技術有望在銅電鍍圖形化工藝中占據一定份額,。銅電鍍制作主要由PVD電鍍種子層、掩膜,、圖形化,、金屬化,后處理等工藝構成,,其中在圖形化工藝中市場分歧相對較大,,分歧點主要在于是選擇投影式掩膜光刻技術路線還是激光直寫(LDI)技術路線。
二者的差異主要在于投影式掩膜光刻技術是通過掩膜板,,激光發(fā)射器發(fā)射一束光至鏡面,,再反射至掩膜板上,掩膜板將初始設計的圖形轉移至感光材料上,,形成聚相式刻蝕,,工藝相對較難,成本相對較高,,但圖形化效果極好,終端產品性能優(yōu)異,;
而激光直寫(LDI)則是通過計算機控制的高精度光束將所涉及的圖形投影至光刻膠基片表面,,直接進行掃描曝光,工藝難度相對較低,,無需掩膜,,成本相對較低,產業(yè)化容易,。兩種路線各有優(yōu)缺,,均有可能成為未來圖形化工藝主流技術。
綜合來看,,行業(yè)在降銀技術路線上的發(fā)展會與光伏電池類似,,高效、高性能終是長遠發(fā)展方向,。在未來,,隨著投影式掩膜光刻路線逐步落地,其在銅電鍍路線中潛力更大,。故建議重點關注在HJT降銀方向上穩(wěn)步推進的東方日升,、邁為股份,以及激光直寫(LDI)和投影式掩膜光刻技術路線有提前布局的芯碁微裝、蘇大維格,。
5,、BC電池產業(yè)鏈逐步完善,激光設備有望受益
在TOPCon與HJT發(fā)展落地的同時,,光伏行業(yè)企業(yè)并沒有暫停除技術路線以外的其他探索,,而BC電池便是其中之一,BC(Back contact)電池以N型為襯底,,是一種能夠提高光伏電池效率和性能的太陽能電池的平臺型技術(并非同HJT,、TOPCon一樣的新技術路線),即可與多種技術路線疊加形成HBC,、PBC,、HPBC、TBC,、ABC電池,。
BC電池是將PN結和金屬接觸都設于太陽電池背面,電池片正面采用SiNx/SiOx雙層減反鈍化薄膜,,沒有金屬電極遮擋,,最大限度地利用入射光,減少光學損失,,帶來更多有效發(fā)電面積,,擁有高轉換效率,且外觀上更加美觀,。
BC電池加速滲透有望拉動激光設備采購需求,。BC電池柵線分布成3維立體形態(tài),電池整體結構相對其余主流電池更為復雜,。
為保證電池終端產品的使用效率,,BC電池往往需依賴精度更高的激光設備來完成相關工藝制作(如:傳統(tǒng)SunPower旗下子公司Maxeon的IBC電池使用的是激光開槽、激光刻蝕相關工藝技術激光設備,,隆基HPBC電池及愛旭ABC電池則使用的是激光圖形化相關工藝技術激光設備),。
任何BC技術路線電池制作均需使用大量激光設備,BC電池的增長滲透勢必會拉動相關激光設備的訂單需求,,進而推動激光行業(yè)的持續(xù)向陽發(fā)展,。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星耀)
注:圖片非商業(yè)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