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他是新中國有機氟化學領域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如今依然每周二,、四,、五的上午到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所上班,帶領青年博士,、碩士做課題,、看文獻,幫助學生修改重大課題開題報告,,并且全程參加課題組研討會議,。
學生陳勇介紹說:陳慶云院士從研究生時代至今,這輩子都在研究氟元素,。
陳慶云院士
1專家介紹
陳慶云,,1929年1月25日,出生于湖南省沅江縣,;1952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化學系,,1960年獲蘇聯(lián)科學院元素有機化合物研究所副博士學位;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開創(chuàng)了全氟酮化學,獲得了制備六氟雙酚A的蘇聯(lián)專利,,直到現在仍被世界各大化學公司沿用,;他研制出我國獨創(chuàng)新型鉻霧抑制劑F-53,被全國千余家電鍍廠使用,,為國家環(huán)保節(jié)能事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系統(tǒng)研究了全氟磺酸化學,基于對二氟卡賓化學的研究,,合成和發(fā)展了多種能高效實現三氟甲基化的試劑和體系,,應用最廣的氟磺酰基二氟乙酸甲酯被稱為“陳試劑”,,迄今仍被各大試劑公司收入目錄,。他將當代有機化學最重要理論之一的單電子轉移反應引入氟化學研究,,成果多次獲國家、省,、市等獎項,;他被譽為我國有機氟化學領域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為我國的有機化學學科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早年陳慶云與研究生討論工作的照片
2科研故事
留學蘇聯(lián),,研究有機氟化學
1955年,陳慶云考取留學蘇聯(lián)的研究生,。經過一年的俄文學習后,,他進入蘇聯(lián)科學院元素有機化合物研究所,師從蘇聯(lián)科學院院士,、蘇聯(lián)軍事科學院少將克魯揚茲(I. L. Knunyants),。
1959年,陳慶云留蘇時期在列寧格勒留影
留學期間,,陳慶云經常上午九點就到實驗室工作,,一直到晚上八點才離開,回到宿舍簡單用餐后,,又繼續(xù)學習,,直到克里姆林宮的午夜鐘聲響起時才就寢。
進入實驗室一段時間后,,在導師的指導下,,陳慶云開始研究六氟丙酮以及它的一些基本反應。在此研究過程中,,由于六氟丙酮在高溫裂解條件下會產生全氟異丁烯等有毒氣體,,導致陳慶云白血球數量超低,影響他的身體健康,。面對這種情況,,他的小導師N. P. Gambaryn博士就拿出自己的稿費供陳慶云買維生素B12藥注射,以提高白血球數量,。
通過多次的實驗,,1958年,陳慶云首次合成六氟雙酚A,,并獲得蘇聯(lián)專利,。這一合成路線具有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廉的優(yōu)勢,。直到現在,,世界各大化學公司仍然沿用這個方法進行生產。
1959年6⽉,由于在含氟丙酮研究中取得了顯著成績,,陳慶云在蘇聯(lián)科學院元素有機化合物研究所青年專家會議上被授予光榮證書,。一年后,,他順利完成論文答辯,,啟程歸國。
敢于創(chuàng)新,,研制新型鉻霧抑制劑
歸國后,,陳慶云進入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工作,后調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一直工作至今,。他參與研制了氟橡膠、氟油,、高能粘合劑等一系列國防軍工產品,,為祖國的國防事業(yè)作出了突出貢獻。
20世紀70年代,,包括自行車,、縫紉機在內的中國輕工業(yè)正處在高速發(fā)展階段,電鍍需求量大幅提高,。但由于制備工藝問題,,并且缺乏鉻霧抑制劑,電鍍時會形成一種劇毒的強氧化劑鉻霧,,直接威脅工人身體健康,。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上海有機所任命陳慶云為組長,,探索研究鉻霧抑制劑的生產,。陳慶云根據自身的研究基礎,經過兩年多的探索,,于1977年成功合成并在實驗廠試制成功了一類新的含醚鍵的全氟磺酸鹽F-53,,這是我國獨創(chuàng)的一種電鍍防鉻霧劑,可以在各種苛刻條件下使用,,有效保護了工作人員健康,,防止環(huán)境污染。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F-53在抑制鉻霧的有效時長和效果均超過國外產品,,并且有利于提高電鍍鉻件硬度,改善鉻層裂紋問題,。
由于F-53鉻霧抑制劑的優(yōu)異性能,,它在全國幾千家電鍍廠得到推廣使用。1982年10月,“抑鉻霧劑F-53的研制”獲國家發(fā)明獎三等獎和上海市重大科研成果一等獎,。
鉻霧抑制劑 F-53 在上海光明電鍍廠進行測試(右二為陳慶云)
一輩子研究氟化學,,“活到老,學到老”
從研究生時代開始,,陳慶云從未中斷過關于氟化學領域的研究,。從2000年開始,陳慶云又將氟化學和卟啉化學結合,,研究了各種氟烷基卟啉的合成,、反應、性質和應用,,探索含氟卟啉在光合成,、催化劑、光電材料和藥物治療等方面的廣泛應用,。如今,,已是“90后”的陳慶云,依然保持對學術前沿的高度關注,,思考如何拓展以陳試劑為代表的具有自己特色的試劑和體系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提高它們在合成應用過程中的原子經濟性和綠色化。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學到老,。
3結語
陳慶云始終踐行“創(chuàng)新科技、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初心,,在科技創(chuàng)新之路上不斷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充分展現出老一輩科學家身上特有的優(yōu)良學風和愛國奮斗精神,。
參考文獻
王泠一.“著名居民”陳慶云[J].新民周刊,2021.
《氟緣篤志:陳慶云傳》,朱晶,,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研究報告,,2019.
百度百科,陳慶云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昧光)
注:圖片非商業(yè)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