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過去幾十年,,“摩爾定律”一直引領著半導體產業(yè)的發(fā)展。但隨著半導體工藝演進到今天,,每前進一代,,工藝技術的復雜程度呈指數級上升。就半導體材料而言,,隨著第一,、二代半導體材料工藝已經接近物理極限,,其技術研發(fā)費用劇增、制造節(jié)點的更新難度越來越大,,從經濟效益來看,,“摩爾定律”正在逐漸失效。與第一,、二代半導體材料相比,,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擁有高頻、高功率,、抗高溫,、抗高輻射、光電性能優(yōu)異等特點,,更加適合于制造微波射頻器件,、光電子器件、電力電子器件,,是未來半導體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方向,。
(圖片來源:pixabay)
SiC是第三代半導體的代表材料,具有高熱導率,、高擊穿場強,、高飽和電子漂移速率、化學性能穩(wěn)定等優(yōu)點,,主要應用于以5G通信,、國防軍工、航空航天為代表的射頻領域和以新能源汽車,、“新基建”為代表的電力電子領域,,在民用、軍用領域均具有明確且可觀的市場前景,。同時,,我國“十四五”規(guī)劃已將碳化硅半導體納入重點支持領域,隨著國家“新基建”戰(zhàn)略的實施,,碳化硅半導體將在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等新基建領域發(fā)揮重要作用。因此,,以碳化硅為代表的寬禁帶半導體是面向經濟主戰(zhàn)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戰(zhàn)略性行業(yè)。
設備是關鍵,,中電科二所在碳化硅激光剝離設備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在重要的碳化硅單晶襯底方面,,制備出性能優(yōu)良的碳化硅單晶襯底極為不易,。通過了解SiC晶片(襯底)生產流程可知,首先需要制備出合格的碳化硅單晶,,然后經過切割,、拋磨等后加工操作。但是,,因SiC材料硬度與金剛石相近,,現(xiàn)有的加工工藝切割速度慢、晶體與切割線損耗大,,成本較高,,導致材料價格高昂,限制了SiC半導體器件的廣泛應用,。
SiC晶片(襯底)制備方法
激光垂直改質剝離設備被譽為“第三代半導體中的光刻機”,,其創(chuàng)新性地利用光學非線性效應,使激光穿透晶體,,在晶體內部發(fā)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最終實現(xiàn)晶片的剝離。這種激光剝離幾乎能避免常規(guī)的多線切割技術導致的材料損耗,,從而在等量原料的情況下提升SiC襯底產量,。此外,激光剝離技術還可應用于器件晶圓的減薄過程,,實現(xiàn)被剝離晶片的二次利用,。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二研究所(以下簡稱“中電科二所”)近日傳來好消息,其在SiC激光剝離設備研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目前其科研團隊已掌握激光剝離技術原理與工藝基礎,,并利用自主搭建的實驗測試平臺,結合特殊光學設計,、光束整形,、多因素耦合剝離等核心技術,實現(xiàn)了小尺寸SiC(碳化硅)單晶片的激光剝離,。聚焦第三代半導體關鍵核心技術和重大應用方向,,中電科二所以解決SiC襯底加工效率這一產業(yè)突出難題為目標,將SiC激光剝離設備列為重點研發(fā)裝備,,借此實現(xiàn)激光剝離設備國產化,力爭使其具備第三代半導體核心裝備研發(fā),、產業(yè)化和整線裝備解決方案的能力,。
設備在整個半導體領域意義重大
美國半導體行業(yè)協(xié)會(SIA)預計,2021年全球半導體的銷售額將達到5530億美元,,創(chuàng)下新高,,同比增長25.6%,。對于2022年,SIA預計全球半導體的銷售額仍將保持增長,,但增速會放緩,,預計同比增長8.8%,銷售額達到6015億美元,,將再創(chuàng)新高,。
(圖片來源:pixabay)
Yole的分析師曾表示,隨著全球制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帶來更多綠色能源發(fā)電、綠色汽車,、充電樁,、儲能等需求,功率半導體器件市場將從2020年的175億美元,,增長至2026年的260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6.9%。碳化硅功率器件在2026 年將達到 26 億美元的市場規(guī)模,。
在設備方面,,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yè)協(xié)會)在最新一期《世界晶圓廠預測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前端晶圓廠設備(不含封裝測試的前道工藝設備,,一般為晶圓制造設備)支出預計將超過980億美元,,達到歷史新高,連續(xù)第三年實現(xiàn)增長,。
如此龐大數字的背后既有全球主力半導體公司和半導體熱點地區(qū)在產能擴張期的布局與野望,,也表明設備在整個半導體領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參考來源:中國電子報,、財聯(lián)社,、eet-china、太原日報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山川)
注:圖片非商業(yè)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