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主持制定的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國際標準IEC/TS《納米制造-關鍵控制特性-第6-13部分:石墨烯粉體-含氧官能團含量:Boehm滴定法》正式發(fā)布,。
這項國際標準從提出到正式發(fā)布,,歷時4年,,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于2016年10月首次提出,,2017年8月正式立項,,標準項目組組長為山西煤化所709組陳成猛研究員,,黃顯虹擔任執(zhí)行負責人,項目組成員包括來自中,、加,、德、意,、俄5個國家的9名專家,。其間,項目組在草案編制,、技術方案驗證,、實驗室間比對、專家意見答復和標準文案完善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細致入微的工作,,先后赴日本東京,、中國深圳、加拿大渥太華,、韓國釜山,、西班牙馬德里、中國上海參加IEC/TC 113工作組國際會議,,匯報標準化進展,,推進該標準順利發(fā)布,。與此同時,中科院山西煤化所還制定了該標準的中國版,。該標準是國際上首次對含氧官能團定量表征及Boehm滴定方法進行標準化,,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工作過程中,,團隊充分聽取各國專家意見,,牽頭組織國內外機構開展比對實驗,改進測試流程,,降低檢測限,,提高檢測效率,大幅提升了方法的重復性,、再現性和普適性,。
此項國際標準的制定,,提升了我國和山西省在石墨烯新材料領域的話語權,。一方面,各國在使用Boehm滴定法時,,在無本地標準的的情況下,,需要引用IEC/TS62607-6-13,且按照標準方法測定,,相關貿易產品標準中的技術要求需基于IEC/TS62607-6-13測定結果進行規(guī)定,。另一方面,在參加國際會議的過程中,,煤化所人員作為專家成員,,對石墨烯領域的其他國際標準充分發(fā)表意見,與各國專家交流討論,,有利于國際標準體系充分考慮中國石墨烯產業(yè),。同時,中國石墨烯專家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國際石墨烯標準的制定動態(tài),,及時跟進,、適時影響國際進展。據悉,,上述標準還可推廣應用于活性炭,、炭黑、碳納米管,、石墨和碳纖維等多種炭材料,,對于完善炭材料檢測標準體系、服務我國炭材料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幫助引領山西省十四個新興產業(yè)中“新材料”這一產業(yè)健康穩(wěn)步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的標準化工作為山西省開展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將助推山西省發(fā)揮標準化的基礎性、引領性,、戰(zhàn)略性作用,,以先進標準增強產業(yè)核心競爭力、搶占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發(fā)展制高點,,從而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轉型發(fā)展,。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平安)
注:圖片非商業(yè)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