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wǎng)訊 12月4日至5日,首屆中英海洋塑料污染防治研討會在廣州和山東舉辦,。多位中英雙方的政策制定者,、科研專家、塑料產業(yè)和塑料處理行業(yè)代表,,以及非政府機構代表出席,,共同探討塑料污染現(xiàn)狀及保護海洋環(huán)境等議題。
據(jù)英國總領事館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全球海洋中塑料垃圾總量約為1.5億噸,每年還有新增的1200萬噸的塑料垃圾排入海洋,,且80%是由陸地上的生產生活的排放造成的,。
2017年,一部由BBC拍攝的《藍色星球2》紀錄片席卷英國,,多位英方行業(yè)專家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一部紀錄片是英國迅速開始警醒并治理海洋塑料污染的重要轉折點——人們終于直觀地感受到,自己平時隨手用的塑料袋,、吸管,、一次性塑料餐具等日用品,如何給我們居住的地球帶來了難以逆轉的損害,。
“2018年英國首相特蕾莎·梅訪華期間,,她把這個片子的錄像帶送給了習近平主席,兩人同意,,世界各國在應對全球環(huán)境挑戰(zhàn)上都有著共同的責任,。”英國駐廣州總領事梅凱倫對記者說道,。
記者綜合采訪獲悉,,中英在海洋塑料污染治理上有共同的愿景,本次研討會便是中英兩國政府間在該議題上的首次合作探討活動,。英國以及許多歐洲國家的確在海洋塑料污染治理上已先行一步,,兩國不僅在政策制定和國際研究上可以互相交流經驗,英國也有一些已實施的具體措施和行業(yè)觀察可以為中國提供借鑒。
中英塑料污染防治舉措不斷
海洋塑料污染已經成為日益嚴重的全球環(huán)境問題,。英國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研究顯示,,到2050年,,海洋里的塑料會多過魚類,。更為嚴重的是,80%的海洋塑料垃圾是直徑不超過5毫米的塑料微珠,。塑料微珠屬于微塑料的一種,,是造成海洋污染的一項主要載體。
近年來,,中英兩國在治理海洋塑料污染防治上都做了大量舉措,。梅凱倫認為,在英國,,呼吁治理塑料污染的聲音越來越大,,而且這樣的變化可能僅僅是一年多前才開始的,“而在中國的感受則更加直觀,,我五年前來到中國時,,大街上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塑料袋,現(xiàn)在我認為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
具體而言,在英國國內,,2015年,,英國政府推出5便士塑料袋收費政策,迄今已經減少了83%(90億個)的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2018年,,英國頒布《25年環(huán)境改善計劃》,目標在25年內淘汰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廢棄物,,減少海洋塑料污染是該計劃的一個重要部分,。“此外,,英國政府還正在審議是否啟用稅收手段來降低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率,。”梅凱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
在國際合作上,,英國還計劃出資5000萬英鎊興建一個新的全球中心——海洋塑料研究與創(chuàng)新框架,與來自加拿大,、印度及其他英聯(lián)邦國家的同行合作,,通過匯集專業(yè)知識,分享有關塑料可持續(xù)替代品的最新研究,。
相對于英國來說,,中國開展塑料污染治理,,尤其是微塑料污染治理的研究起步相對較晚。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徐向榮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便表示,,中國真正開展微塑料污染治理研究是從2014年開始的,,直到2016年,國家海洋局的海洋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心正式把海洋微塑料監(jiān)測工作常規(guī)化,�,!案咝:涂蒲性核谖⑺芰戏矫娴难芯恳仓饾u增多,現(xiàn)在大概有40家研究機構都在從事這一領域的基礎性研究,�,!�
從政策層面看,2008年中國便已出臺了“限塑令”,,比英國早了整整7年,。但今年5月31日民間社會組織零廢棄聯(lián)盟發(fā)布的《限塑令十周年——商家執(zhí)行情況調研報告》卻指出,在979家調查的提供塑料袋的門店中,,78%使用不合規(guī)塑料袋,,僅有3.7%遵守“限塑令”所有規(guī)定。由此,,限塑效果不容樂觀,。目前,新版“限塑令”或正在醞釀,。
公眾科普需求緊迫 可發(fā)揮榜樣作用
然而,,除了制定政策以外,治理海洋塑料污染問題更關鍵的因素在于,,在生產生活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是否都落實了治理方案,。比如,在消費者端,,消費者是否有意識少用或者不用難以降解的一次性塑料用品,;在商戶層面,企業(yè)是否有意識從產品設計開始便有意識地考慮循環(huán)利用,。多位受訪者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全球來看,科研界以及政府層面都已經有意推動治理海洋塑料污染,,但如何讓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落實行動,,以及將這樣的行動轉化為文化規(guī)范,是需要深思的問題,。
公眾科普或是首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在全球每年排入海洋的95萬噸塑料微珠中,有35000噸來自于化妝和個人洗護用品,也就是平時我們在護膚品中的按摩膏,、牙膏等產品中可以看到的微縮顆粒,。這些顆粒降解時間長達幾百年。
“許多人并不知道這一點,,可能還會認為洗面奶中有這些微縮顆粒會洗得更干凈一點,,我們的確有必要盡快開展公眾科普的工作,而且在立法和制度上也需要跟上,�,!毙煜驑s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2017年,,英國便出臺了禁止各企業(yè)在個人洗護用品中加入塑料微珠的法案,并在2018年生效,。此外,,新西蘭、韓國,、美國等國家也已開始實施這一禁令,。
在科普過后,如何讓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成為習慣,,甚至成為文化規(guī)范也至關重要,。一個長期的觀察是,當人們在餐廳買飲料或者用餐時,,提供吸管和一次性塑料餐具是默認的“標配”,,并不需要征求顧客的意見�,!拔覀円伎嫉氖�,,如何讓不提供吸管和一次性塑料餐具成為默認的文化規(guī)范,成為‘標配’,。人們必須開始關心這個問題,,意識到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對環(huán)境的損害,然后才能拒絕使用,,才能推動這樣的文化轉變,。” 英國海洋保護協(xié)會清潔海洋主管Laura Foster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
Foster認為,,發(fā)揮好榜樣的作用或許是一個好的方式。不管是英國還是中國,,名人對于尤其是年輕人群體的引領作用非常大,。“在英國,過去很多年人們都喝瓶裝水,,但在最近,,當人們看到一些明星開始帶著自己的水壺出門時,很多人也許也會跟著開始轉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減少使用一次性的塑膠水瓶,。”
從企業(yè)端看,,生產產品時也應該有意識地考慮該產品在循環(huán)經濟中的可利用性,。以塑料瓶為例,F(xiàn)oster對記者指出,,透明塑料瓶比有色塑料瓶的價值要高5倍,,“它們的功能卻是完全一樣的。透明的顆�,?梢杂米鞑煌挠猛�,,但如果是有色顆粒,最后回收完得到的可能就只是灰色的糊狀物,。僅僅只是簡單改變產品顏色而已,,就可以讓它循環(huán)利用的價值變得更大�,!�
目前,,中英其實已經在學術層面開展合作。2018年,,英國諾丁漢大學和中國的學者已經開始研究完全能進行生物降解的和可食用的食物包裝材料,,以作為對污染性較強的塑料材料的替代品。上述研討會后,,英方專家也將去往北京與中國生態(tài)環(huán)境部,、住建部、塑料行業(yè)協(xié)會等相關機構展開政策研討,。英國駐華大使館氣候變化和環(huán)境事務主管康霖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希望未來兩國有更加深入的學術合作,“同時,,在政策制定,、在加強對于塑料污染治理所帶來經濟和健康風險的理解上都能有進一步的交流�,!保ㄖ袊垠w網(wǎng)編輯整理/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