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體的流動性在粉體工程設計中應用很廣,,對粉體的生產、輸送,、儲存,、裝填以及粉末冶金、醫(yī)藥組分的混合,、殺蟲劑的噴灑等都有影響,,研究粉體的流動性,對于粉體設備的設計以及一些工藝的設計等具有重要意義,。
粉體之所以流動,,其本質是粉體中粒子受力的不平衡,對粒子受力分析可知,,粒子的作用力有重力,、顆粒間的黏附力、摩擦力,、靜電力等,,對粉體流動影響最大的是重力和顆粒間的黏附力。
幾種粉體流動性差的表現(xiàn)形式
一,、影響粉體流動性的因素
影響粉體流動性的因素非常復雜,,粒徑分布和顆粒形狀對粉體的流動性具有重要影響。此外,,溫度,、含水量、靜電電壓,、粉體間相互作用等因素也對粉體的流動性產生影響,。
(1)顆粒粒度
顆粒粒度影響粉體流動性的原因有三。
①粉體比表面積與粒度成反比,,粉體粒度越小,,則比表面積越大。隨著粉體粒度的減小,,粉體之間分子引力,、靜電引力作用逐漸增大,,降低粉體顆粒的流動性。
②粉體粒度越小,,粒子間越容易吸附,、聚集成團,黏結性增大,,導致休止角增大,,流動性變差。
③粉體粒度減小,,顆粒間容易形成緊密堆積,,使得透氣率下降,壓縮率增加,,粉體的流動性下降,。
(2)顆粒形態(tài)
除了顆粒粒徑以外,顆粒形態(tài)對流動性的影響也非常顯著,。粒徑大小相等,,形狀不同的粉末其流動性也不同。顯而易見,,球形粒子相互間的接觸面積最小,,其流動性最好。針片狀的粒子表面有大量的平面接觸點,,以及不規(guī)則粒子間的剪切力,,故流動性差。
(3)溫度
熱處理可使粉末的松裝密度和振實密度增加,。因為,,溫度升高后粉末顆粒的致密度提高。但是當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高溫下粉體的黏附性明顯增加,,粉體的流動性會下降。如果溫度超過粉體熔點時,,粉體會變成液體,,使黏附作用更強。
(4)粉體間相互作用
粉體間的摩擦性質和內聚性質對粉體的流動性同樣有著很大的影響,。粒度和形態(tài)不同的粉體,,其內聚性和摩擦性對粉體流動性的影響程度是不同的。
當粉體粒度較大時,,粉體流動性主要取決于粉體的形貌,,因體積力遠大于粉粒間的內聚力,表面粗糙的粉體顆�,;蚴切螒B(tài)不均勻的粉體顆粒的流動性都較差,。
當粉體顆粒很小,,粉體的流動性主要取決于粉體顆粒間的內聚力,此時的體積力遠小于顆粒間的內聚力,。
(5)水分含量
粉末干燥狀態(tài)時,,流動性一般較好,如果過于干燥,,則會因為靜電作用導致顆粒相互吸引,,使流動性變差。
當含有少量水分時,,水分被吸附顆粒表面,,以表面吸附水的形式存在,對粉體的流動性影響不大,。
水分繼續(xù)增加,,在顆粒吸附水的周圍形成水膜,,顆粒間發(fā)生相對移動的阻力變大,,導致粉體的流動性下降。
當水分增加到超過最大分子結合水時,,水分含量越多其流動性指數(shù)越低,,粉體流動性越差。
二,、改善粉體流動性的辦法
(1)增大粒子大小,。對于粘附性的粉狀粒子進行造粒,以減少粒子間的接觸點數(shù),,降低粒子間的附著力,、凝聚力。
(2)改善粒子形態(tài)及表面粗糙度,。球形粒子的光滑表面,,能減少接觸點,減少摩擦力,。
(3)降低含濕量,。適當干燥有利于減少粒子間的作用力。
(4)加入助流劑,。加入0.5%~2%滑石粉,、微粉硅膠等助流劑可大大改善粉體流動性。但過多使用反而增加阻力,。
三,、如何測量粉體的流動性
流動形式以及其相對應的流動性評價方法
常用粉體流動性的度量方法
(1)休止角
休止角是粉體堆積層的自由斜面在靜止平衡狀態(tài)下,與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常用的測定方法有注入法,,排出法,,容器傾斜法,如下圖所示,。
注入法
排出法
容器傾斜法
休止角不僅可以直接測定,,而且可以測定粉體層的高度和圓盤半徑后計算而得。即tanα=h/r,。
休止角是是檢驗粉體流動性的好壞的最簡便的方法,。休止角越小,摩擦力越小,,流動性越好,,一般認為θ≤40°時可以滿足生產流動性的需要。
粘附性粉體或粒子徑小于100~200μm以下粉體的粒子間相互作用力較大而流動性差,,相應地所測休止角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測量方法不同所得數(shù)據(jù)有所不同,,重現(xiàn)性差,,所以不能把它看作粉體的一個物理常數(shù)。
(2)流出速度
流出速度是將物料加入漏斗中測定全部物料流出所需的時間來描述,,時間越長,,流出速度越慢,粉體的流動性越差,。測定裝置如下圖所示,。
一些粉體的流動性很差,不能自由流出時,,可以加入100μm的玻璃球助流,,測定自由流動所需玻璃球的量(w%),以表示流動性,。加入量越多流動性越差,。
(3)壓縮度
壓縮度將一定量的粉體輕輕裝入量筒后測量最初松體積;采用輕敲法使粉體處于最緊狀態(tài),,測量最終的體積,;計算最松密度ρ0與最緊密度ρf;根據(jù)公式12-31計算壓縮度c,。
壓縮度是粉體流動性的重要指標,,其大小反映粉體的凝聚性、松軟狀態(tài),。壓縮度20%以下時流動性較好,,壓縮度增大時流動性下降,當C值達到40%~50%時粉體很難從容器中自動流出。
(4)內部摩擦系數(shù)μ,。
對靜止的粉體層施加垂直應力σ,,在水平方向施加剪切應力τ。當τ值較小時粉體層處于靜止狀態(tài),,τ值逐漸增大到某一值時粉體層開始滑動,,這種剛剛使粉體層開始滑動的狀態(tài)叫限界應力狀態(tài)。在限界應力狀態(tài)下垂直應力σ與剪切應力τ之間的關系為: τ=μσ+C,,μ表示摩擦系數(shù),,C表示粘附力。C=0時,,叫自由流動粉,;C≠0時,為粘附性粉體,。根據(jù)μ,、以及C的大小評價流動性,這些數(shù)字越小流動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