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進材料熱物理性質(zhì)評價方法及機理研究:包括隔熱,、熱障涂層,、薄膜材料、復合材料,、納米材料等的熱輸運測量技術(3ω技術,、Raman技術,、SThM技術)、數(shù)值模擬開發(fā)及微觀機理解析等,;
2. 熱管理用納米碳材料研發(fā):碳纖維,、碳納米管及由其組裝成的復合材料的熱、電性能表征,,基于碳納米管陣列,、纖維的熱管理器件設計及開發(fā);
3. 相變蓄熱新應用:相變微膠囊傳蓄熱表征,,熱存儲及釋放過程數(shù)值模擬,,高溫蓄熱用金屬基相變材料微膠囊化開發(fā)。 |
教授,,博導,,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北京市科技新星,。從事先進材料熱物理性質(zhì)評價方法,、熱管理用納米碳材料、相變蓄熱新應用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子課題、國家級外專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等省部級以上項目,。以第一/通訊作者身份發(fā)表SCI期刊論文61篇,其中JCR一區(qū)40篇,、二區(qū)11篇,,4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1%),2篇入選全球熱點論文(0.1%),,總他引1419次,,個人Web of Science H因子為24,獲授權(quán)發(fā)明專利13項,、,、軟件著作權(quán)2項。擔任Rev. Sci. Instrum.副主編,,以及Carbon,、Appl. Therm. Eng.、Sci. Rep.編委或顧問編委,,Energy,、J. Therm. Sci.、J. Build. Eng.,、Materials,、Appl. Sci.客座編輯,60余個SCI期刊的審稿人,,以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熱物理專業(yè)委員會理事,、北京熱物理與能源工程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評審專家,。 |